桓仁草莓
《桓仁县志》(1877-1985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第140页)记载:“东北沦陷时期,县内始有少数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多为自产自食。新中国成立后直至70年代末,草莓一直没有大的发展。80年代,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民逐步认识到草莓的商品价值,雅河乡董家船营村几乎户户栽草莓,每户年均300元左右。1985年,全县栽植草莓100亩,产草莓果15吨。”
《桓仁年鉴》(2012概况第42页)记载:“桓仁草莓,果粒椭圆形,平均粒重3.5g,最大4.0g左右,果皮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较薄而韧,肉软多汁,酸甜适口,芳香宜人,营养丰富,故有“水果皇后”之美誉。”
草莓果是蔷薇科植物草莓的聚合果(非浆果),其可食用的部分是位于花托表面那些细小的红色颗粒。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顶端急尖或圆钝,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被黄棕色绢状柔毛,沿叶脉上毛长而密。聚伞花序1~6朵;花序下部具一或三出有柄的小叶;花梗被开展的黄色绢状柔毛;花两性,直径1~2cm,萼片卵状披针形,比副萼片宽或近相等,副萼片披针形,全缘或2裂,果时增大;花瓣5,圆形,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枚,不等长。聚合果圆形,白色、淡白黄色或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果实;瘦果卵形、光滑。花期4~7月,果期6~8月。
桓仁地处长白山南麓,境内山多林密,针阔叶混交林带,雨量适中,气候温凉潮湿,土壤松软肥沃,非常适合草莓生长。
目前大棚及露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鸭嘴、鸡心、紫晶、五月香、狮子头、牛心果、大鸡冠、金红玛、扇子面等早熟、中熟高产品种。
一、特殊品质
桓仁草莓,果粒椭圆形,平均粒重3.5g,最大4.0g左右,果皮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较薄而韧,肉软多汁,酸甜适口,芳香宜人,营养丰富,故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含可溶性固形物16%,含酸量0.45%。
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二、营养价值
据测定:每100克营养素含量:热量30.00大卡;碳水化合物7.10g;脂肪0.20g;蛋白质1.00g;纤维素1.10g;维生素A5.00μg;维生素C 47.00mg;维生素E 0.71mg;胡萝卜素30.00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烟酸0.30mg;镁12.00mg;钙18.00mg;铁1.80mg;锌0.14mg;铜0.04mg;锰0.49mg;钾131.00mg;磷27.00mg;钠4.20mg;硒0.70μg。
草莓还具有药用价值。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草莓的药性就有明确的记载,说它味甘酸、性凉,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消炎、止痛、润肺、健脾、补血、通经、利尿、助消化、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现代医学又证明,草莓有降血压、抗衰老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冠心病、贫血症、白血病、脑溢血、痔疮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三、产量优势
通过培植技术的提高和品种改良,桓仁草莓培植已由雅河乡扩展至全县各乡镇,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增长点。2011年,桓仁草莓培植1080亩(可按2000亩计算,一年两茬,冬季大棚培植,夏季露地培植),年产草莓2000余吨。
四、绿色优势
桓仁草莓生长过程亩施腐熟厩肥3000-4000kg ,复合肥50-60kg 作基肥,此后,按不同生长时期适时施钾肥和氮肥,保证了桓仁草莓营养丰富、无公害的绿色品质。
桓仁草莓的销售
随着该项产业的加速发展,桓仁草莓产业已形成了以雅河乡为中心的草莓生产基地。近几年,我县主要打造和推广了绿色无公害品牌。在培植模式上推广了新品种和塑料温室、露地栽植相结合技术,提高了草莓品质、产量和分段上市时间。
桓仁草莓主要以本地销售和加工草莓酱、草莓酒区为主。部分草莓及产品销往大连、鞍山、本溪、丹东、锦州、通化、集安等市,
桓仁草莓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