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育好稻 桓仁大米香飘四方
好水育好稻,好地产好米。桓仁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种植条件赋予了我县发展种植水稻、打造“桓仁大米”品牌的一切先决条件。多年来,我县把发展大米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农业品牌来培育,通过采取科技推动、龙头带动、品牌拉动等强有力措施,不断扩大稻米种植规模,改良品质,提升效益,走出了一条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产业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桓仁大米”美誉在外,无论是大到在国内外的各类大型农产品比赛中,还是小到老百姓的餐桌上,时常都会有“桓仁大米”的身影,米粒似珍珠,米香留口鼻的“桓仁大米”总能得到人们口口相传的美誉。提起我县的大米产业,不得不提的是其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据《桓仁县志》记载,“县内水稻种植始于光绪元年(1875年),当时只有少量种植,仅有大黄毛子、京租,曾是清皇室贡米基地,因此,桓仁大米又有“京租米”、“贡米”之称,1949年以后,桓仁大米被国家指定为招待高级外宾专用米,桓仁县被国家列为名贵水稻生产基地。之所以我县产出的大米能得到如此高的重视和赞誉,其原因在于桓仁大米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深厚,而桓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奠定了桓仁能产好大米的关键基础。
过去我县的水稻种植业只是粗放型产业,大米品质虽然优秀,但仅依靠单纯的传统种植和粗加工进行直接售卖,大米产业没有形成科学规模化的发展,效益甚微。每一粒米的诞生,不仅依靠沃土良田和努力的付出,更离不开田间地头的科技创新,为了打破当时大米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县持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大米生产环境,从大米品种选育、播种、移栽、除草、施肥、灌溉、防病治虫、收获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的种植模式,全程控制水稻生长,着力提高我县大米品质。
近几年来,我县大米产业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塑造“桓仁大米”形象,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结合桓仁资源特点和产业特色,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生态建设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为推动“桓仁大米”绿色发展和品牌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2023年是“桓仁大米”品牌建设年,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我县制定了《桓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协调推进,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逐步推进桓仁优质稻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此外,我县还着手实施“桓仁大米”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规划设计“桓仁大米”整体品牌形象标识和品牌建设战略规划,统一打造具有桓仁历史文化价值的“桓仁大米”品牌,塑造“桓仁大米”整体品牌形象。
桓仁地处生产优质水稻的黄金地带,全县优质稻米种植基地10万亩,分布在浑江、富尔江、雅河、六河流域,是典型的小产区,年产水稻5万吨、年产优质大米3万吨,全县优质稻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0余家,家庭农场50余家,有京租、官地、兴桓等40余个稻米重点品牌。未来,我县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深厚悠久的稻米历史文化,努力打造“中国精品大米第一县”,把更多“山泉水培育的优质米”装进国人饭碗,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产业兴旺、乡村全面振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